|
-
2025-04-21 16:07
-
引用
1 楼
在年初的一封公开信中,陈大年提到:“经济的快速冷却终结的是一个时代的泡沫,许多依靠故事、依靠投资活着的公司将会死去,而脚踏实地、真正自强不息的公司却因此获得了丰足的养料。
|
|
-
2025-04-21 15:48
-
引用
2 楼
对于平台来说,海量内容供给之后,只有技术才能完成真正的打压和审核。
|
|
-
2025-04-21 15:01
-
引用
3 楼
最终,这些机构还是要通过退出机制来获得利润,除了阶段性投资的后续轮次接盘外,创投机构实际在投资项目的时候,都是预期将来要到公开市场退出的,原因就是:“流动性溢价”——由于公开市场的标准化交易标的,例如股票,具有很强的交易效率和流动性,那么当同样权益面对更多投资者的时候,其价格就会上溢,同时也更容易交易(想想一下晚高峰的嘀嘀加价就懂了)。
|